美國暖通空調學會(ASHRAE)近期更新建築感測標準,要求新建築必須安裝具備人員計數功能的環境感測系統。為此,加州企業Acuity Brands推出業界首款「室內環境品質感測器」,創新結合熱釋電感測與二氧化碳偵測技術。這款感測器可即時監測空間使用密度,當偵測到人員聚集超過設定值時,自動提升新風系統換氣頻率,同時維持區域照明與溫控的最佳化設定。該產品已獲得LEED認證,在紐約帝國大廈的實測顯示,可節省空調能耗28%。
加拿大國家研究院主導的「智慧建築物聯網計畫」,則開發出基於PIR的無線感測網路系統。這套系統採用專利的人體熱輻射指紋辨識技術,每個感測節點僅需2顆AA電池即可運作3年,並透過Mesh網路自動組網。特別突破在於採用抗干擾演算法,能有效過濾暖通空氣流動造成的誤觸發,在多倫多市政大樓的部署實例顯示,空間使用效率提升40%,維運成本降低35%。
墨西哥邊境加工區的智慧工廠建設熱潮,帶動工業級PIR感測器需求暴增。當地廠商開發出符合NEMA 4X防護標準的PIR模組,具備防塵防水與抗化學腐蝕特性,能在惡劣工業環境中穩定運作。這些感測器用於廠房人員動線追蹤與設備區安全監控,當偵測到人員進入危險區域時,自動切斷設備電源。實測數據顯示,這套系統可降低工安事故發生率達60%,已成為北美製造業數位轉型的標準配備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