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光學元件廠商亞洲光學與晶元光電宣布,共同開發出業界首款「奈米級帶通濾光片」,透光率提升至95%,較傳統產品提升15個百分點。這項突破性技術採用離子濺鍍工藝,在PIR感測器濾光片上形成多層奈米結構,可精準過濾7-14μm波長紅外線。特別值得關注的是,新產品在高温高濕環境下仍維持光學特性穩定,已通過車規級可靠性測試,獲得安森美半導體長期供貨合約,用於第八代PIR感測模組。
台積電先進封裝技術也導入PIR感測器製造,推出「晶圓級封裝解決方案」。這項技術將PIR感測晶片與處理IC整合在單一封裝內,體積縮小至傳統模組的30%,同時提升抗干擾能力。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更成功開發出「MEMS熱釋電晶片」,透過微機電製程將感測元件與讀出電路一體化,噪聲密度降低至0.5μV/√Hz,為業界最低水平。這些技術突破使台灣供應鏈在高階PIR市場佔有率提升至35%。
光寶科技與工研院合作成立的「智能感測聯合實驗室」,近期發表「多光譜融合感測技術」。這項創新技術將PIR感測器與毫米波雷達集成在單一模組中,透過AI演算法融合不同物理訊號,實現人員偵測準確率99.9%的突破。該模組已獲得美國UL認證,應用於智慧工廠人員安全監控系統,當偵測到人員進入危險區域時,可在0.1秒內啟動安全機制,反應速度較傳統光電感測器快10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