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美 PIR 感測器市場迎來技術革新,當地廠商與台灣供應商聯合推出基於 AOR(Always on Recording)技術的新一代低功耗 PIR 感測器,成功解決傳統產品觸發漏報問題,在戶外安防領域迅速普及。這項技術支持 1 秒 5 幀連續錄影與完整音頻記錄,功耗控制在 40mW 以下,搭配 5W-20W 太陽能板與鋰電池,續航力可達 30 天,完全媲美常電供電產品體驗。
市場應用方面,北美人工成本高昂,用戶偏好 DIY 安裝的低功耗 IPC 產品,PIR 感測器作為核心觸發元件,需求持續攀升。霍尼韋爾近期發布的 4G 太陽能攝影機,便搭載這款 AOR 技術 PIR 感測器,針對農場、牧場等無電無網場景推出專用套裝,上市三個月銷量突破 50 萬套。產品支持 Modbus 通訊協議,可與智慧家居平台無縫對接,實現遠程監控與異常報警功能。
業界數據顯示,北美低功耗 PIR 感測器市場已占消費類 IPC 配套市場的 20%,增速較常電產品高出 15 個百分點。預計 2030 年該市場規模將達 12 億美元,其中支持 AI 人體識別與行為分析的高階產品占比將超過 45%。台灣供應商憑藉在低功耗晶片與感測演算法的優勢,已成為北美主流 IPC 廠商的核心合作夥伴,供貨占比達 60% 以上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