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保應用|熱釋電材料回收技術突破pirhome.com2025年7月21日熱感資訊 德國Fraunhofer研究所成功從電子廢料提煉鈷、鋯等金屬,再製成熱釋電陶瓷粉體,成本降低22%。此技術突破稀土「鈧」價格年漲30%的供應困境,預計2025年商業化量產。歐盟同步實施碳關稅政策,非歐盟生產感測器課徵每件0.5歐元,促使東南亞代工廠如越南VSIC導入綠電製程,太陽能供電產線占比提升至35%。 上一 文章 醫療創新|新加坡開發貼片式體溫監測 下一 文章 市場趨勢|全球PIR複合年增率衝11.6% 相關文章 InfraTec推出靜電驅動可調波長感測器,氣體分析精準度突破2025年8月17日 MIT研發10奈米原子級熱釋電薄膜,夜視設備邁入無冷卻時代2025年8月17日 YOLE報告:熱電堆感測器加速替代熱釋電技術,AI驅動成關鍵2025年8月1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