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盟頒布新能效標準 2026年起PIR感測器需符合ErP指令
歐盟委員會公告,2026年1月起所有家用及商用PIR感測器須符合ErP指令,要求待機功耗低於0.1W,運作能效提升30%。受此影響,STMicroelectronics宣布淘汰舊款HVPAK封裝技術,改用SiP系統級封裝,晶片面積縮減40%。業界…
歐盟委員會公告,2026年1月起所有家用及商用PIR感測器須符合ErP指令,要求待機功耗低於0.1W,運作能效提升30%。受此影響,STMicroelectronics宣布淘汰舊款HVPAK封裝技術,改用SiP系統級封裝,晶片面積縮減40%。業界…
加州大學團隊將PIR感測器陣列與LSTM神經網路結合,透過分析建築物微振動模式,可在地震後5分鐘內預測餘震發生機率。在2024年阿拉斯加地震測試中,系統準確率達89%,較傳統地震儀快30分鐘。此技術已獲美國地質調查局…
日本理化學研究所(RIKEN)近日推出全球首款0.3mm超薄柔性PIR感測貼片,採用鈮酸鋰(LiNbO₃)薄膜技術,可直接貼附於皮膚監測體溫波動。其獨特蜂巢結構設計使功耗僅5mW,續航達72小時,且能穿透衣物偵測0.1°C的微小…
LG化學正式量產車用PIR火焰感測模組,整合自研PZT壓電薄膜與AI演算法,可在0.5秒內辨識車廂異常溫升。其獨特雙頻譜濾光片技術,能區分引擎高溫(300-800°C)與火災信號(>800°C),已通過ISO 16750認證。現代汽車將…
歐洲議會通過《智慧感測器能效法案》,要求2027年起所有PIR感測器待機功耗不得超過0.5mW,工作功耗需低於10mW。法案直接衝擊傳統熱釋電晶體結構,促使廠商轉向自旋電子學材料。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最新研究顯示,…
村田推出全球首款32×32像素PIR感測陣列,每個像素尺寸僅0.5mm²,可同時監測多區域人體動態。其獨特「像素級屏蔽」技術,能有效消除百葉窗、暖氣等環境干擾,在辦公室自動照明系統中實現98%動作辨識率。此技術將應用…
印度Stanley Medical研發出非接觸式病床PIR監測系統,能即時偵測病患離床(精準度99.2%)、翻身(角度辨識±5°)及呼吸頻率(誤差±1次/分鐘)。系統結合毫米波雷達與PIR感測,解決傳統光電感測易受遮擋問題。該產品…
德國InfraTec在慕尼黑光博會發表PyrIQ03系列,整合雙通道LID-2322與四通道LRD-3824模組,可同時監測-20°C至85°C極端環境溫度變化。獨家演算法消除太陽輻射干擾,使工業場景誤報率降至0.8%。測試顯示,在冷凍倉庫應…
以色列Vayyar將PIR感測模組整合至60GHz毫米波雷達,開發出智慧養老監測系統。可穿透牆壁偵測老人跌倒(準確率98%),並區分活體移動與寵物活動。該方案已進入日本松下供應鏈,預計2026年應用於30萬戶家庭 。
工研院電子所推出全球最低功耗(0.1mW)PIR感測晶片ITRI-PIR2025,採用RISC-V架構與自適應取樣技術。在智慧照明應用中,單顆電池續航達5年,且成本較傳統方案降低40%。已與台達電合作開發工廠人員定位系統 。